◎记者 杨翔菲 实习生 王海晴
“我们希望以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AI眼镜等智能终端为载体,推动人工智能场景的应用和创新,将大模型技术与二次创意开发结合,塑造新的人机空间互动关系。”4月1日,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文旅内容生态部负责人张树玉在“智启人形·聚势未来”上证·长三角科创沙龙上说。
作为目前数字展示行业唯一的A股主板上市公司,今年以来风语筑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领域,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场景的应用提供新的商业化路径。
3月25日,全国首个集科技、文化、艺术于一体的沉浸式科幻综合体——苏州未来科幻馆启幕。该场馆亮点之一是由三体宇宙官方授权的“三体·时空漫游”沉浸式科幻体验项目,由风语筑参与主要设计、施工及运营。三体迷可在此体验“星际模拟作战”“探索乱纪元”“逃离水滴追捕”等沉浸式虚拟体验项目。
张树玉表示,从最初面向政府和企业的开放性、公益性科技展馆设计开始,风语筑正逐步尝试进行科创展馆的商业化体验设计与运营。目的是吸引更多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在体验展馆的过程中边玩边学,实现寓教于乐。
风语筑没有停下探索科技赋能文旅场景的脚步。公司通过积极布局以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为人工智能在文旅产业应用提供商业化路径,并让科技惠及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近日,风语筑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以研究院为开放平台,吸引更多人形和仿生机器人企业共同开发、生态合作。“成立研究院并不意味着下场去做科研,而是让机器人以更丰富的身份去做一些二次创作,与相关企业、机构一起开发和训练更有商业场景的机器人。”张树玉说,公司已与松延机器人达成合作,围绕新文旅场景机器人解决方案,加速机器人多样化场景适应性训练,提升人机交互的精准性。
在仿生机器人领域,张树玉重点提及机器人的NPC化。例如,通过对仿生机器人进行影视化的输入和学习,让仿生机器人以唐代诗人李白的形象在展馆与观众互动。通过二次创意开发,重塑“人-机-空间”共生的互动关系。
展望未来,张树玉表示,研究院将充分利用具备高精度控制与情感交互功能的人形机器人,为观众提供生动的互动体验,推动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在新文旅消费场景的跨界融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