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研究院最新预测:二季度利率水平将逐步下调

qweasjd 23小时前 阅读数 6 #热点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张益铭

  日前,中国银行研究院披露《2025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预计,二季度利率水平将逐步下调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报告分析债市投机现象有所遏制,为利率有序下降创造条件。去年12月以来,一些金融机构形成降息预期、加力布局债券资产,导致债市到期收益率的过快下行和债券价格的过度升高。

中国银行研究院最新预测:二季度利率水平将逐步下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报告认为,今年一季度人民银行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并适度收紧流动性投放。经过调整目前债市利率逐步回升至合理水平,投机现象有所缓解。

  报告指出,二季度,随着政策发力及需求回暖,社会融资有望保持稳步增长

中国银行研究院最新预测:二季度利率水平将逐步下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是融资总量稳步扩张。《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预计人民银行将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这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资金投放能力。“两会”过后,多项重磅措施将加速落地实施,金融机构将持续发力支持基建、消费等重大领域发展,有效满足经济主体资金需求。

  二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资金投放维持中高速增长。在新旧动能加速切换、新动能持续培育带动下,科创绿色等“五篇大文章”领域资金需求仍将保持高位,特别是整治“数据注水”等因素导致上年基数较低,相关信贷均有望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三是债券融资仍将保持高位。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今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在赤字率提升、财政支出力度持续加大带动下,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等发行速度将加快,发行规模将明显放量

中国银行研究院最新预测:二季度利率水平将逐步下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报告预计,二季度利率水平将逐步下调,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一方面,债市投机现象有所遏制,为利率有序下降创造条件。去年12月以来,一些金融机构形成降息预期、加力布局债券资产,导致债市到期收益率的过快下行和债券价格的过度升高。为此,今年一季度人民银行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并适度收紧流动性投放。经过调整,目前债市利率逐步回升至合理水平,投机现象有所缓解,为下一步政策利率调整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使流动性保持充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要求。预计二季度相关总量型和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将逐步落地,货币市场紧平衡将得到明显舒缓。但为防范债市投机苗头复燃,利率水平或不会大幅下调。

  报告预计,二季度债市波动趋于减弱,债券收益率低位震荡风险持续收敛。

  一是债券发行量将维持稳定增长。从供给端看,2025年要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财政政策要主动靠前发力,地方专项债“自审自发”开始试点,上半年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或创新高并保持较快发行节奏。债券市场“科技板”即将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的专项金融债券发行将更加频繁,金融债、公司债等信用债的发行规模也将显著增长。

  二是国债收益率低位震荡。从资金面看,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市场资金面将呈现中性偏松的态势,全年债券收益率将延续下行趋势

  从需求端看,金融机构出于资产配置需求,仍会对低波动、低风险的债券(尤其是长期债券)有较强的配置意愿。但是,随着债券供给不断增加,金融机构面临的资产荒问题得到显著缓解,而且“理财—债基赎回”、股市分流配债资金等因素可能会对债券需求产生扰动。

  三是债券市场风险持续收敛。从宏观形势看,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将对债券市场违约风险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等货币政策措施将为微观主体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降低债券市场的违约风险。从微观主体看,债券发行主体评级状况持续好转。2025年一季度(截至3月20日),主体评级调低的债券占比仅0.14‰,远低于2024年一季度的3.46%和四季度的1.62%。

  报告展望,二季度人民币汇率能够基本稳定在合理均衡水平。一方面,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较强,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造成压力。关税可能加剧美国通胀反弹风险,增加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美国“加关税、加利率”对国际贸易及金融市场形势将产生重大冲击,也会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

  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稳定仍具备较为坚实基础。一是政府部门积累了丰富而有效的政策工具,仍可继续采用。除前期已采用的发行离岸市场央票、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参数外,未来还可通过适时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境内美元供给)、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抑制境内购汇需求)、下调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系数(控制资本外流)、明确宣布重启逆周期因子(合理确定汇率中间价)等措施维护汇率稳定。

  二是资本市场回暖加速境外资本流入。去年10月以来,陆股通成交金额明显超出此前水平。今年一季度,受人工智能高科板块支撑,股市保持良好态势,价值重估下外资看多中国市场,2025年2月陆股通成交金额达到3.91万亿元,明显高于去年同期(2.27万亿元)。目前这一趋势仍在延续,预计外资流入将为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提供支撑。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热门